清明节,又称踏青节、踏青节、三月节、祭祖节,在仲春和晚春之交举行。清明有自然和人文两层内涵。它不仅是一个自然节日,也是一个传统节日。清明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春节。扫墓祭奠先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。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和亲情,唤醒家庭的共同记忆,也有利于促进家庭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。
1.如何解读清明节中的“清明”二字?
清明,顾名思义,意思是清明。清明节在每年公历4月4日至4月6日之间。此时春回大地,天高云淡,草木葱郁,真的是一清二楚。
2.清明节起源于何时,与寒食节有什么关系?
清明节起源于周朝,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说到清明节,不得不提另一个节日,——寒食节。藏在绵山的介子推,代表金舟文公,奉命释放火烧山。但是,他知道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不愿出来做官。为了表达自己的悲痛,晋文公下令烧死介子推,让他只能吃冷食。此后,这一习俗代代相传。
因为清明节寒食节后的一两天,到了唐代,这两个节日逐渐合二为一,大部分人只过清明节。
3.中国有多少民族过清明节?
著名民俗学家吴秉安指出,受汉文化影响,北方的满族、赫哲族、达斡尔族、鄂伦春族、鄂温克族、锡伯族,南方的壮、侗、彝、白、畲族、苗族、瑶族、黎族、水族、京族、羌族、土家族、纳西族、布依族、普米族等,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,但扫墓和踏青是基本主题。
与汉族相比,一些少数民族在清明节过得更隆重。比如壮族人祭祖扫墓,要把家人送出去,带上五颜六色的米、肉、香、纸横幅等。清明节,土家族人要去上坟,在家吃猪头肉。有句话叫“清明是醉,猪脑是香”。
4.为什么清明节和扫墓、郊游联系在一起?
从先秦到南北朝,人们通常在寒食节举行春祭,扫墓祭祖,缅怀祖先。唐朝以后,寒食节逐渐被清明节取代,所以上坟祭祀等活动也搬到了清明节。扫墓的时候,全家老少大部分都出去了。此时春暖花开,亲朋好友也趁机春游。
自唐代以来,郊游一直是清明节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据宋代周觅《武林旧事》记载:“清明节前后十日,城中仕女妆饰彩饰,金灿灿的崔晨,一个接一个,连肩而行,赏景而游,画船而击鼓,终日不绝。”